著名音乐家 王光祈/近代音乐的先驱
说到近代中国的音乐,就不能不提到王光祈。
王光祈(1891—1936),音乐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字润玙,笔名若愚。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人。1920年赴德国留学,研习政治经济学,1923年转学音乐,1927年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1934年获波恩大学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代表作有《中国音乐史》《东方民族之音乐》《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
王光祈从小就对音乐有浓厚兴趣,清宣统元年(1909),考入成都四川高等学堂分设中学堂丙班,与李劼人、周太玄、魏时珍、郭沫若、曾琦、李璜是同班好友。1914年考入北京中国大学,学习法律。毕业后在京做记者、编辑,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积极从事社会活动。
“五·四”运动后,许多人都在努力探索改造中国、振兴中华之路。1920年4月,王光祈赴德国法兰克福学习政治经济学。1922年冬改学音乐理论与音乐史,从事音乐理论研究,试图以研习音乐来达到他救国的目的。他宣称:“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之音乐血液重新沸腾。”1934年6月,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大学音乐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最早在欧洲为祖国争得荣誉的音乐学家。
在欧洲十六年,他写下了近代音乐学领域一系列重要著作:《中国音乐史》《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中国诗词曲之轻重律》《翻译琴谱之研究》等。1936年1月12日,王光祈积劳成疾,突患脑溢血卒于波恩,终年四十四岁。
王光祈一方面广泛学习研究西方音乐,把它们介绍到国内来。一方面积极把中国音乐文化介绍到国外。他在音乐学研究中追求的一个重大目标,是要推动创造中国的“国乐”,主张立足于本民族的音乐及文化传统,建立本民族的音乐体系。他认为:“什么叫做‘国乐’?就是一种音乐,足以发扬光大该民族的向上精神,而其价值又同时为国际之间所公认。”“希望中国将来产生一种可以代表‘中华民族性’的国乐,而且这种国乐,是要建筑在吾国古代音乐与现今民间谣曲上面的。因为这两种东西是我们的‘民族之声’。”“这种国乐的责任,就是将中华民族的根本精神表现出来,使一般民众听了,无不手舞足蹈,立志向上。”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仍然是非常正确的。
王光祈逝世后,波恩大学为他举行了追悼会。噩耗传回国内,南京、上海、成都等地和他的故乡温江都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在南京追悼会上,蔡元培致悼词,徐悲鸿为王光祈画了遗像。成都各报发表了悼念文章。1938年,王光祈的骨灰由其生前好友从波恩辗转运回成都。1941年冬,李劼人将王光祈骨灰葬于成都东郊沙河堡菱角堰侧。1983年,四川音乐学院将其墓碑迁至该院,并建纪念亭。
他是我国民族音乐学的先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