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魏孝文帝改革 第三节 迁都洛阳,改易习俗
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冯太后病逝。第二年,24岁的孝文帝亲政。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在他的主持下,开始了第二阶段的改革,主要内容为迁都洛阳,变易鲜卑人的生活习俗,推动北方民族之间的融合。
迁都洛阳,挺进中原。太和十八年十一月,孝文帝毅然将都城从开平迁到洛阳。这是他当政后办的第一件震惊朝野的大事。也是孝文帝改革总体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
北魏开国不久便定都平城,已历时近百年。拓跋部统一了北方,进入了黄河流域,生产形式由游牧经济逐步过渡到以农业经济为主。平城地处边塞,气候严寒,每年六月,时常雨雪交加,狂风四起,农业生产条件差,粮食产量低。加上交通运输又不便,不利于对全国的控制。而平城又是鲜卑贵族集中的地方,守旧势力顽固,严重地束缚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孝文帝决心迁都洛阳,进一步同汉族地主阶级密切合作,摆脱保守派的羁绊,移风易俗,实施文治。
孝文帝深知迁都不易,必然会遭到贵族和大臣们的反对。他先令太常卿王谌占卜,结果是个吉利的“革”字卦。孝文帝兴奋地说:“此是汤武革命,顺天应人之卦也。”(《魏书·任城王传》)于是,他精心编导了一幕“外示南讨、意在谋迁”的戏剧。一天,孝文帝召集文武大臣,宣布发兵攻打南齐。不料任城王拓跋澄率先不赞成,许多官吏也随声附和。退朝后,孝文帝单独留下了拓跋澄,坦率地对他说:
“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倍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任城(拓跋澄)意以为何如?”(《魏书·任城王传》)
拓跋澄顿时领悟了孝文帝的意图,积极拥护南下迁都的主张。孝文帝又问:“北方人安于现状,不图进取,怎么办?”拓跋澄说:“只有非常之人,才能作非常之事。你就放心干吧!他们敢怎么样?”孝文帝高兴地说:“任城,你真是我的子房(张良)呀!”
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六月,孝文帝命令在黄河上架桥铺路,准备大举南征。九月,孝文帝率20万大军浩浩荡荡,直抵洛阳。他巡视了洛阳故宫旧基,目睹残垣断壁,感慨万端,口中吟咏起《诗经·黍离》之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孝文帝挺进中原的信心更坚定了。当时正逢秋季,淫雨霏霏,孝文帝身披铠甲,风雨中,跃马扬鞭,下令部队继续南下。大臣们纷纷跪在御马前,叩头哭劝,请求停止讨伐南齐。孝文帝看到时机成熟了,就斩钉截铁地说:“若不南銮,即当移都于此,光宅土中,机亦时矣。王公等以为何如?”并当众宣布:“议之所决,不得旋踵,欲迁者左,不欲者右。”(《魏书·李冲传》)随行的贵族自安定王拓跋休以下,几乎都站到右边,表示不愿迁都。拓跋祯见此情景不妙,便说:“成大功者不谋于众,非常之人乃能建非常之事!”他同意停止南征,迁都中原。上自贵族、大臣,下至鲜卑士卒,多不愿南迁,但总比南征厮杀要好,也勉强同意迁都。次年十一月,正式迁都洛阳。
洛阳曾是东周、东汉和西晋的都城,一直是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迁都洛阳对北魏和鲜卑拓跋部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将改革的重点放在本民族身上,改变鲜卑族原有的生活习俗,积极地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典章制度及生活方式。
一次,孝文帝在宫中召见文武群臣时说:“卿等欲令魏朝齐美于殷周,为令汉晋独擅于上代?”他的弟弟咸阳王拓跋禧答道:“陛下圣明御运,实愿迈迹前王。”孝文帝说:“若然,将以何事致之?为欲修身改俗,为欲仍染前事?”拓跋禧又说:“宜应改旧,以成日新之美。”孝文帝又问:“为欲止在一身,为欲传之子孙?”拓跋禧答道:“既卜世灵长,愿欲传之来叶。”孝文帝说:“若然,必须改作,卿等当各从之,不得违也。”拓跋禧坚定地说:“上命下从,如风靡草。”(《魏书·咸阳王传》)
孝文帝随即颁行了一系列汉化措施。
改士民鲜卑衣服为汉服。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十二月,定都洛阳刚一个月,孝文帝便下令,改革鲜卑族服饰制度。以前,适应游牧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鲜卑人习惯披发,服装左开襟,妇女头戴帽子,穿夹领小袖短袄。进入中原后,鲜卑人的这套打扮与人数众多的汉族人很不协调。孝文帝命令禁止鲜卑贵族、士民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族服装。翌年十二月,孝文帝在光极堂会见群臣时,当场将汉族样式的冠服赏赐给群臣穿戴,易鲜卑官服为汉官服。孝文帝出巡时,见到洛阳街上有的妇女仍着鲜卑族装饰时,当即训斥属臣,要严加管束。很快城内再也见不到穿鲜卑服装的人了。
朝廷官员改说汉话,禁止使用鲜卑语。北魏建国以来,尽管要求汉官须讲鲜卑语,但在朝廷上往往鲜卑语和汉语杂用,语言障碍很大,为此设立了翻译官“译会使”。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语言不通的矛盾越发突出。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六月,孝文帝颁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高祖纪》)他强调说:“今欲断诸北语(鲜卑语),一从正音(汉语)。”(《北史·魏咸阳王禧传》)具体规定:“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习性已久,要逐渐地改用汉语。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要马上说汉语。假如故意说鲜卑语,即降爵罢官。”这一措施促进了汉族和鲜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鲜卑人兴起对汉语声韵学的研究,在陆氏(步六孤氏)家族中,出现了一位我国著名的声韵学家陆法言。鲜卑族的民歌也被译为汉语,收集在《乐府诗集》中的大部分北朝民歌,是在孝文帝改用汉语后译成的。
改用汉姓,确立门第等级。鲜卑族人姓氏多为复姓,如拓跋、独孤、贺楼、丘穆陵等。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正月,孝文帝在诏书中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若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卷一四○)于是,决定将鲜卑的复姓改为音近的单音汉姓。孝文帝先将自己皇族的拓跋氏改为元氏,定为最高门第。接着把丘穆陵改为穆氏,独孤氏改为刘氏,步六孤氏改为陆氏,贺赖氏改为贺氏,贺楼氏改为楼氏,勿忸氏改为于氏,纥奚〔he xi合西〕氏改为嵇氏,尉迟氏改为尉氏。将这勋臣八姓定与北方汉族门第的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四大姓同等。其余贵族改姓后地位也与汉族士族相当。在鲜卑贵族中确立了“以贵袭贵、以贱袭贱”的门阀制度。孝文帝共将鲜卑族的100多个姓氏改成汉姓。他还鼓励皇族、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通婚。孝文帝立汉臣李冲的女儿为皇后,还让他的弟弟纳汉族世家女儿为妃。通过联姻,使鲜卑贵族同汉族地主阶级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孝文帝大张旗鼓地改易鲜卑族旧的风俗,力图消除民族间的差别,缓解民族矛盾,从而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巩固了鲜卑贵族在中原地区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