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元代的四桅远洋海船和北洋漕运
元代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元的统一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为了海上军事活动和大规模的海运漕粮,元代建造了大量船只,其数量、质量远远超过前代。元时,阿拉伯人的远洋航行逐渐衰落,在印度洋上航行的几乎都是中国的四桅远洋海船。
1234年,蒙古灭金,与南宋接壤对峙。南宋被迫凭借水师防御蒙古南下。文天祥也上书说,保疆的上策在于造舟船,兴水师。元军也不得不大造舟船,加强水师。南宋降将元汉军都元帅刘整与元蒙古都元帅阿术〔zhu竹〕商议说:“我精兵突骑,所当者破,惟水战不如宋军,若取彼所长,造战舰,习水兵,则事济矣。”于是阿术与刘整于元世祖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上言:“围守襄阳,必当以教水军造战船为先务。”诏许之,就造战船5000艘,日练水军七万人。接着1273年,元军以水战得利,攻占了被围四年的襄樊。元于是更知水师的重要。便令增练水师五六万人,再造战舰3000艘,两次共造8000艘。至元十一年九月,元军水师从襄樊出击。十二月,元伯颜率战舰数千艘占领汉口,顺江东下,直逼建康(今江苏南京)。至元十二年七月,元阿术率战舰数千艘蔽江而下,在焦山(江苏镇江北大江中)之战中,宋张世杰与孙虎臣等陈舟师于焦山南北。阿术登山望之曰:“可烧而走也。”遂以火矢夹射,大战自辰至午,宋军大败,黄鹄、白鹞船数百艘被元军所获,宋人自此不能复军。元水师乘胜出长江口,沿海南下。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灭南宋。元军为一个战役就能一举建造数千艘战般。元初仅水师战舰就已有17900艘。还有无数民船分散在全国各地。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为济州河运粮,一次建造粮船达3000艘。元还在江海水陆要地设水驿站424处,共有邮递专用船5921艘。这些都充分说明元代造船能力之强。
元世祖忽必烈凭借其强大舰队曾两次东征日本。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三月,命凤州经略史忻都、高丽军民总管洪茶丘等将屯田军并女真军、水军,以千料舟、轻疾舟、汲水小舟各300艘,共900艘战船,载士兵15000人,准备于七月征日本,至冬十月进入日本国。虽将日本击败,可是元军也“官军不整,又矢尽”,只好掳掠四境而归。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第二次东征日本。为此,特别设置“日本行省”,全面筹划,并尽量了解日本地形等情况。“有日本船为风水漂至者,令其水工画地图。”但对海上情况了解得还是很不够。北路蒙、汉、高丽军四万,战舰900艘,自朝鲜合浦出发。南路由素习水师的江南蛮军(即原宋降兵)10万,战舰3500艘组成,自庆元港(今浙江宁波)出发,没想到航行中途至平湖岛遇台风及海啸,全军覆没。舰为风涛所毁。诸将各择坚船乘之而去。弃士卒十余万于五虎山下。日军获此情报后,尽杀蒙古、高丽、汉人。余军逃回高丽境,十仅存一二。
尽管两次东征日本失败,元世祖仍以其强大之水陆师于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出兵占城,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两次征讨缅甸,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两次征讨安南,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出兵爪哇。元朝时,高丽、安南、占城、缅甸都先后成为蒙古统治者的藩属。
元朝统治时期,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西方各国的贡使、传教士、商人、旅行家不断来到中国,意大利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公元1254—1324年)约于1271年随其叔父经商来到中国,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和重用,留居中国17年。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忽必烈“命备船十三艘,每艘具四桅,可张十二帆”,派马可·波罗从泉州启航护送阔阔真公主至波斯成婚。《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他所看到的中外海船情况。阿拉伯的船体小,仅一桅一舵,没有铁锚。造船木料坚脆,铁钉钉不进去,容易震裂,是用椰索缝合法连结船板,船底不涂沥青,只用鱼脂油,再加絮捻缝。船不坚固,在印度洋航行,易沉没。而中国船远远优越于阿拉伯船,船很大,竖四桅,张四帆,也有的有二桅,可以随意竖起或放下。船上有水手200人,足载胡椒五六千石。无风时,行船用橹,橹很大,每具须用橹手四人操作。造船木料用冷杉木,有坚固的主甲板,甲板下有60个小舱,人住在里边很舒适。舵也很结实。船用好铁钉缝合,有两层板叠加于上,以麻和树油掺合涂壁捻缝,绝不漏水。每只大船后曳两只小船,每小船有船夫四五十人,操棹而行,以助大船。另有小船10余只协助大船,如抛锚、捕鱼等事。
马可·波罗曾见到黄河入海口外(指改道前,即今江苏宿迁县以南70公里处),“有属于大汗之船舶逾一万五千艘,盖于必要时运输军队赴印度诸岛者也,缘此地距海仅有一日程。”
元代的四桅远洋海船在南洋、印度洋一带居于航海船舶的首位,载重量约在300吨上下,在继承宋代造船技术基础上又有所进步。它为明代建造五桅战船、六桅座船、七桅粮船、八桅马船、九桅宝船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元都大都(今北京),政治军事中心在北方,北方连年战祸,经济凋敝。而南宋偏安江南,南方经济迅速发展。为巩固统治,内河漕运已不能满足需要,南粮北运的海上漕运势在必行,北洋漕运就成为元代重大政务。
北洋指长江口以北的东海、黄海和渤海水域。南宋末崇明人朱清、嘉定人张瑄〔xuan宣〕以大(舟宗)〔zong宗,大队大批大宗之意〕沙船称雄海上。元丞相伯颜平江南时曾命朱清、张瑄将宋库藏图籍自崇明州从海道运至北京。后因漕运过江入淮耗费很大,伯颜据旧时运图书事,以为海运可行。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命上海总管罗壁、朱清、张瑄等造平底船(即沙船)60艘,运粮46000余石(平均每船载766石),由海道运至京师。元代海漕逐渐取代河漕由此开始,“终元世海运不废”。京师内外官府、大小吏士、黎民百姓都仰赖于北洋漕运用粮。
海上漕运历经探索改进(航道改过三次),逐渐形成成熟的航路。自刘家港(江苏太仓浏河镇)——崇明——黑水洋(江苏连云港附近)——成山——转西至刘公岛——直沽。如一路顺风顺水10天可到。“当舟行风信有时,自浙西至京师,不过旬日而已。”(《元史·食货志》)船工在易出事故的险滩危崖上,白天立旗缨,夜里悬大灯。这是我国海上航标信号运用的早期实践。原来是一年一运,后增至一年两运,影响深远至今。运量最高时,一年漕运米粮达352万余石,春秋两次起运,平均一次总运量为176万石。若用1000料(斛,一斛相当一石,即120斤)海船装运,共需1760余艘船同时参加运输。这就要求船型改进。朱清、张瑄初行海运时,大船不过千石,小船不过300石,即40—130吨,元仁宗延祐(公元1314—1320年)以来,大船八九千石,小船2000余石。30年间逐渐发展为300—1200吨的巨型沙船来运输了。
海上漕运图
被称为“汗八里”的大都也是世界著名经济中心之一。从非洲东海岸、日本、朝鲜、南洋各地都有使团、商队来到大都。沿海港口有直沽港、密州板桥镇港(胶州湾北岸)、刘家港、庆元港(明州)、温州港、泉州港(剌桐港)、广州港等。几经合并,最后只在庆元、泉州、广州三港设市舶司。泉州是对外贸易的第一大港。出口商品有瓷器、丝绸等,进口商品有丁香、豆蔻、胡椒、钻石、珠宝等,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他1355年所著的游记中写道:“泉州为世界最大港之一,实可云唯一之最大港,余见是港有大海船百艘,小者无数。”元代江西南昌人大旅行家汪大渊在他所著《岛夷志略》中谈到与泉州有往来的国家和地区约近百个。当时泉州港口建有指示航行的灯塔名六胜塔,至今仍屹立在海滨,是元代航海及对外贸易繁盛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