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海外客家华侨及侨乡习俗 第二节 侨居海外生活习俗
客家华侨生活在南洋(俗称“住蕃”)期间,他们一方面遵守所在国家的法律,与当地居民和睦共事。另一方面,住蕃华侨及其后裔又怀有深厚的爱国爱乡之情,恪守中华文化和客家生活习俗。这方面的表现很多。
客家华侨不论到什么地方谋生,都不忘祖国和家乡,尽管有的已过一二十代,但都会记住自己的祖籍是唐山(华侨对中国的俗称)某州某县某乡某村,并且还要挂上“江夏黄”、“陇西李”、“颖川陈”一类的姓氏堂号,以表明其祖根之地。
为了交际和谋生,他们自然要学习当地语言。但他们同时也讲客家话。在一些客家华侨聚居的村镇、矿山,客家话往往成为当地的通用语,甚至还影响当地土著居民也学说“唐山话”。他们开设的商号、公司、店铺,常用汉文命名。散居在大城市的华侨,他们在外面讲当地语言,回家便讲客家话。对在国外出生的子女,他们则从孩子呀呀学语时就开始教客家话。至于逢年过节,客家华侨聚会,更非讲客家话不可。在华侨聚居的商埠、村镇,大家集资兴办中华子弟学校或业余义学,讲授华文和客家话,以不忘中华文化和客家话。
华侨在南洋使用公历,但他们依俗要过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每到春节,华侨要备置牲醴,焚香点烛,向祖宗牌位或向北方叩首礼拜,向祖国和家乡父老乡亲遥致新春祝福。春节这天,华侨照例要互相拜年或团拜,有的还组织金狮队,到同乡门前参拜祝福。
华侨还念念不忘家乡风味饮食。逢年过节,他们要蒸糖粄(年糕),煎圆粄,搓汤圆,包粽子……操办喜事时,常以瓤豆腐、梅干菜扣肉等家乡菜上席为荣。倘得“水客”带来家乡的茶叶、梅干菜、牛肉干等,更是备受欢迎。那些上了年纪的华侨往往保持祖国的穿着,并把对襟布纽扣的衣服称为“唐装”。他们还保持家乡习惯,每晚皆沐浴洗身,再趿上干爽舒适的木屐……
华侨虽身居海外,但时时心系家乡亲人。他们经常写信回乡问候亲人,不会写信的,则央求乡亲代笔。但凡生活过得下去,必在年节之前给家乡寄钱,对父母、兄弟姐妹、亲友和族中子叔,皆一一写明每人名下给多少钱,以表示慰问。他们一旦发了财,首先想到的也是家乡亲人:或寄钱回乡做新屋、修祠堂,或供子弟读书,或为家乡修桥、铺路、建学校……如若祖国遭受敌国侵略,家乡遇到天灾,他们更是尽力捐款捐物,为祖国和父老乡亲减灾分忧。
华侨及其后裔结婚时,一般都在客家人或华侨中物色对象,以建立保持中华血统的家庭。如若与“蕃婆”结婚,则往往会遭到非议。华侨、华裔在南洋生了男孩,他们要写信向家乡报喜,并寄钱回家乡,委托亲人代买灯笼,在正月十五元宵节,为他们在祠堂上灯,以示向祖宗和宗族报告海外子嗣兴旺的喜讯。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客家华侨的思想观念乃至文化习俗,也有了变化。
首先是华侨国籍有了变化。这既与华侨观念变化有关,也与居住国的独立,与祖国的华侨政策都有关系。早年的华侨,出于浓厚的祖根观念,或未加入所在国国籍而成为无国籍者,或加入所在国国籍后,仍保留中国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居住国独立了,华侨便从“双重国籍”转为“单一国籍”,从“华侨时代”进入了“华人时代”。
过去,客家华侨出洋后,经济贫困,社会地位低下,备受歧视,他们往往只能干些粗笨活计,靠镰刀、割刀、菜刀、剃刀餬口。现在,随着祖国不断繁荣富强,他们在海外的地位提高了,加上经济收入提高,他们渐渐兴办各种企业、商业,有的甚至办起多元化的大企业。
经济地位的提高还带来文化、社会方面的变化。早年客籍华侨往往只能干苦力活儿。现在华人加入了居住国国籍,通晓当地语言文字和社会政治,他们积极参政议政了,其中一些杰出人物还竞选议员,担任政府的重要职务。
婚姻观念变化更大。过去,老一辈华侨或回乡娶妻生子,或只与海外客家人或华人联姻。现在的华人后裔观念变了,与当地异族结婚的越来越多了。
还有,老一辈华侨、华人对祖国、家乡思念不已,他们尽可能地带领儿孙回乡拜祖寻根。他们还念念不忘“叶落归根”,不愿骨埋异乡。而现代出洋的华侨及后裔受了侨居国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国风俗习惯较为淡薄,已产生了“落地生根”的观念。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安定,经济迅速发展,这使广大客籍华侨华人备受鼓舞,他们也积极参与祖籍国的建设,热心兴办乡梓公益事业。特别是中国的广大市场和吸引投资合作的优惠条件,对华侨、华人企业家有着巨大吸引力。于是,他们纷纷回国投资,兴办各种合资企业,这也成了海外客家华侨、华人的新风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