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精密的天文仪器 第一节 表

每个物体在阳光的照耀下会投射出影子,并且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都在不断地变化。古人通过长期的观察与积累,发现这种变化包含了两个周期,一个是以一昼夜为单位的短周期,一个是以春夏秋冬为单位,与开花结果等物候现象合拍的长周期。大约在4000多年前,出现了迄今为止所知道的最古老的天文仪器——表。表的产生,便于更准确地判断影子的方向和长短。显然这个表不是指钟表、仪表的表,但是前者和后者之间确实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表,就是直立于地面的竿子。太阳下,有竿便有影,这大概就是“立竿见影”这个成语的原始含义。古书中的竿、槷〔nie 聂〕、臬〔nie 聂〕、髀、碑、裨〔bei 碑〕等词,都是表的其他名称。

表的结构虽然简单,功能却不少。表的最初用途是确定方向。太阳并不是每天都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以北京地区(地理纬度40°00′)为例,冬至日的时候,太阳于东偏南31°左右升起,于西偏南31°左右落下,远离东点西点。每年只有在3月21日(春分日)和9月23日(秋分日)前后,才可以说太阳真正是“东升西落”。那么凭表影怎样来确定方向呢?古代以表立处为圆心作一个任意圆,然后连接日出日没时表影与圆周相交的两点,便得到正东正西方向,并由东西而知南北(见图5)。为了提高测量精度,也可多划几个任意圆,取多次平均值。不过,日出日没时的表影常常比较模糊,即使多次测量,也难免会有较大误差。如果采用上午或下午两次等长的表影,取其端点的连线,一样可获知东西方向。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的定向仪器“正方案”正是利用这一原理设计的。


图5 利用表来判断方向

除了确定方位外,表还有两个重要功能,其一是利用一天中表影方向的变化来判断时刻,其二是利用一年中正午表影长短的变化来判断冬至日和夏至日。第一个功能的延伸是,表再加上一个刻有放射状时刻线的圆形石盘,就演变成了日晷〔gui龟〕。而第二个功能发展的结果,又导致了圭表的产生,圭表是中国古代必不可少的天文仪器之一。本节重点介绍圭表,日晷将留待计时仪器部分讲述。

在冬天,太阳光比夏天时更倾斜,因而表影相对夏天更长,换句话说,正午时的表影最长或最短的那一天,太阳恰好处于最南或最北的极限位置。这两天分别叫做冬至日和夏至日(见图6)。经验告诉人们,当太阳离开最南端,开始向北方移动时,天气逐渐变暖,万物陆续复苏,意味着饥荒将要过去。同样地,当太阳离开最北端,开始向南方移动时,天气逐渐变冷,万物陆续凋零,意味着要赶紧贮存过冬食品,所以冬至日和夏至日在古人心目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表影来测算冬至日和夏至日就成为中国古天文中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图6 利用表来判断冬至和夏至

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纬度高于北回归线(即23.5°),正午时的表影总是在表的正北方向。把一块有刻度的平板,紧接表基处朝北水平放置,便可直接读出正午时表影的长度。本来“圭”字,仅指片状玉器,由于圭曾作为测量土地的标准尺子广泛使用过,后来转而把测量影长的工具也叫做圭,圭和表的结合就称为圭表(见图7)。

表身是否垂直,圭面是否水平,都会影响表影的长度,所以汉代时人们就知道,借助悬物来校正表的垂直,借助水槽来校正圭的水平。另外,为了克服光线漫射引起的表影端线模糊不清给测量造成的困难,沈括于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提出了两项改进:一是将圭表置于一个仅顶部有一条缝隙的密室,由于密室内尘埃较少,射入的日光又较细窄,可削弱漫射的影响。明、清两代都采纳了沈括的建议,据说,现存北京古观象台的叫做“晷影室”的房舍,就是当年的密室。二是在表影中再立一个副表,副表较短,观测时,使两表影端重合,增加其浓度,便于更准确地测量影长。

元代郭守敬对圭表做出了重大的改进。首先他创立了高表,传统表长为八尺,而郭守敬的高表高到40尺,显示了他对误差的正确理解。


图7 内蒙出土秦汉石刻日晷

因为现代误差理论认为:相同的测量误差对较长的表影来说,所占比例较小,影响因而较小。后人追循郭守敬,争先设立高表。明代邢云路曾竖立起60尺高的木表,即使不是世界之最,也可以算中国之最了。邢云路的这一措施确实有效,他所测定回归年长度为365.24219日,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据,每年的误差仅为2.3秒。郭守敬发明的景符,利用光学中小孔成像的原理,使影长测量准确到两毫米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