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季节性的民俗体育 第六节 拔河

拔河在中国古代最初被称为“牵钩”或“钩强”,是一种非常吸引人的体育活动。起先,它是作为古代水军进行舟战的一种军事技能出现的。那么,拔河与舟战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从《墨子·鲁问》里找到答案。战国时,南方大国楚国,境内水网交错,于是,舟战就成了一种极其重要的作战方式,但是,楚国与越国进行水战时,常遇到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即楚国在上游而越国在下游,这样楚军要控制自己战船的队形,特别是在遇到不利情况时要后退就很困难,而越军在不利时,则可以利用水流迅速撤退,因此,楚军屡战屡败。这时,战国时有名的工程师公输子(也就是鲁班)恰好从鲁国南下到了楚国,得知这一情况,就设计了“钩强”的器具。用这种器具,使敌船在前进时不能贴近自己的船,而在敌船战败,想逃脱时,又可以钩住敌船。这样两船就在大江大河上你拉我扯,互相纠缠在一起,将士就可以大显身手,非得杀出个胜败来才能罢休。拔河就是从楚军这种用钩强对拉的军事训练中演变而来,成为元宵节和清明节的节日娱乐活动,用拔河来祈祷丰年。

到了唐代,拔河达到空前未有的规模,参加人数之多,竞争的气氛之浓烈都是后来各代望尘莫及的。唐朝的进士薛胜有一篇《拔河赋》,绘声绘色地描写了在唐玄宗时举行的一次拔河:这次拔河用的麻绳又粗又长,长达四、五十丈,堆起来像一座小山。在主绳上分出许多条小绳,1000多个虎背熊腰,强悍彪勇的力士出场,每人胸前系一根小绳,标志旗立在中间。在激烈的比赛中,这些彪形大汉们一个个汗流浃背,面红耳赤,脚趾陷入泥土里,好似要把地踏裂,武将声如虎吼,文官瞪目而视,千人在场上用力,万人在一旁喝彩,一时间,地动山摇,场面非常壮观。由于拔河特有的热烈气氛,激动人心的宏大场面,使其成为深受各个阶层喜爱的一种节日娱乐活动。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唐中宗异想天开,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达官贵人参加的拔河比赛,他命令宰相、驸马、将军、大学士们集聚在梨园球场,分成东、西两队比赛,自己则和皇后、公主观看。在拔河比赛中,人们摔得七仰八翻,年纪大的半天爬不起来,中宗看得哈哈大笑。最后,东边的这一队因贵族多获胜,西队不服要求重判,没有获准(《封氏闻见记》)。唐代还有女子拔河,公元708年2月,唐中宗李显就曾组织过一次宫女拔河。

可以与唐代这种规模宏大,气吞山河的拔河赛相比美的大概要算我国东北地区朝鲜族传统的拔河了,朝鲜族称这种游戏为“索战”。这是一种欢庆丰收的庆典活动,在两个村庄之间进行。拔河的绳子是用稻草和藤条搓成的,由于参赛人数多至千人,不仅主绳(母绳)要长,而且主绳上还得系上许多小绳(子绳)。母绳有三、四百米之长,半米左右粗。要做这样一根巨绳,实在是个不小的工程,由竞赛双方的村民齐心协力,共同搓制而成。子绳较为细小,双方各自筹备。比赛时一派节日气象,锣鼓喧天,器乐齐奏,附近村庄的村民们聚集比赛场地,万头攒动,呐喊助威,热闹非凡。

由于拔河这种体育形式简单实用,欢快喜庆,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喜爱,不仅成为许多民族传统的节日娱乐活动流传至今,而且发展出了多种形式。如柯尔克孜族有名为“郭里布哈”的传统拔河,采取一对一的个人对抗形式。将牛毛绳首尾两端相结,经过两个背向站立的拔河者的腹下套在各自后颈部。比赛时,拔河者手脚着地,努力背向爬行,拉扯对手。拔河者的手里还握有山羊角以增加牵拉力量。

与拔河相似的体育活动还有哈尼、拉祜、撒拉和其他许多少数民族流行的拔腰,也是全身力量的较量。比赛时,两个竞争对手相向而立,弯腰张臂,交叉抱住对方腰部,裁判一声令下,即各自拼命用力,一面努力使自己立稳脚跟,一面使劲将对方连根拔起。

藏族传统的“拔棍”或“蹬棍”也是同样类型的运动,两人相向对坐在地上,中间放一根木棍,双方伸出双臂,手臂交错,握紧木棍。然后各自将两腿伸直,脚掌相抵,用力臂拉脚蹬,将对方臀部拉离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