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二十六

郑彦章下午匆匆赶到医院,在高干病区一号楼的过道里遇见刚跟林书记谈完话出来的张检察长,就觉得张检神情有点不对头。张检平日里待人(特别是对待郑彦章这样的老同志)特别随和、特别没架子,今日却挺不高兴地把郑彦章一把拽到拐角处,没头没脑地冲着郑彦章来了句:“你跑这儿干吗来了?”

“我又怎么的了?”

“你说你怎么的……”张检整个儿一个雷阵雨天。

“我到底怎么了?”

“怎么了,你自己还不清楚?跟林书记谈完了,上办公室来找我。”

“什么事儿?”

“到我办公室来了再谈。”

“一会儿,还得去看现场……”

“你还看什么现场?你不用看现场了。”

“为什么?”

“为什么为什么?你哪来那么多为什么!”

急性子的郑彦章一下子真让检察长闹糊涂了,正要缠着检察长,问个明白,只见苏群慌慌张张向这边跑来。他是坐出租赶来的,让车直接开到高干病区楼前,扔下钱,连发票都没顾得上要,三步并作一步走地就直往楼里冲来。在楼道口值班室里值班的恰好是卢华,她忙站起来去吆喝阻拦,却被他一把推开,就上了楼。

“那……那……后窗台上的脚印……突……突然不见了……”

这回,郑彦章真呆那儿了。

二十七

刚才,郑彦章走后,苏群掖起照相机,悄悄绕到楼后,想赶早把那个脚印再拍一个下来留作证据。从各方面的迹象看,这个出现在后窗台上的脚印很可能是一个新谜的突破口,无论如何得留住它。没想还没等他走近那后窗户,先是小客厅里的灯光突然全灭了,紧接着整幢楼里的灯光也灭了。于是傍晚的院子里,立即一片朦胧昏暗。同时,楼里传出宋品三的喊声:“怎么搞的,谁把电闸拉了?快合上闸,合闸!”楼里顿时升起一片骚乱声,还有人踏出许多杂乱的脚步声,向楼后跑来。苏群忙隐进树丛暗处,把相机藏到树杈上;但那些人跑来后,却什么也没干,只是在楼后瞎嚷嚷了一通便散了,紧接着楼里楼外的灯就亮了,烟消云散风平浪静,好让苏群一阵疑惑。待他想到这很可能是个调虎离山金蝉脱壳的表演,忙拿了相机再去后窗台上看,果不其然,那脚印不见了,连擦拭的痕迹都没留下一点。真是干得相当地老到,漂亮,绝对地内行。

二十八

后来,张检察长这样跟郑彦章谈:“从今天起,你就不要过问董、于两案了。”

郑彦章问:“什么意思?”

张检察长答:“没别的意思,只不过调动一下你的工作。院领导、市里的领导对你老郑这些年的工作,还是肯定的,认为你还是有成绩的。这一点是抹杀不了的,也没人要抹杀……”

郑彦章真有点傻了。这算什么?撤职?就这么免了?了结了?一辈子?

“我说了,不是撤职,只是调动一下工作。老同志嘛,我相信能正确对待。还可以发挥余热嘛。有什么想法,说说。”

郑彦章张了张嘴。说什么?咦!

“市委领导让我来征求一下你的意见……”张检也不敢抬头看老郑,只是下意识地在手里摆弄他那个极老式的打火机。这打火机他都修过几百回了,有多少人都说过,张检,给你弄一个新式的使使吧。一个打火机,算不了行贿,也拉不了你这个老检察下水,无非图个方便。您也别老做出副让我们天天回忆旧社会的模样,瞧着难受。他还是不要。郑彦章也嘲笑过他,老郑用的打火机可是最时髦的。这老头啥也不凛,用个时髦打火机又咋的啦?我还要穿牛仔服跳扭屁股舞哩!您别说,他还真敢!

但这时,他却突然站起,向门外走去。张检察长忙追到门外,拉住了他,不高兴地批评道:“你这是什么态度嘛!组织上来征求你的意见……”

郑彦章猛地转过身来,怔怔地看着对方,把一张瘦小、黝黑的脸憋得通红,又让它慢慢青白,依然一声没吭。郑彦章平时挺能说,小组会上发言,东南西北地抡起来,你要不给他提着点儿醒儿,他能一个人整抡一下午。但每每到这种时刻,他就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不出。憋得两肋生疼,两眼发黑,心咚咚直跳,一口气接不上一口气,还是说不出个话。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发了好大一会儿呆,听着苏群在边上激愤万分地嚷嚷着,也还是不说话。苏群说:“什么调动工作?明明是撤你的职,在搞打击报复嘛。他们怎么可以这么干?我们做错什么了?当时案情涉及到一个市长、市委常委,按中央的有关规定,我们可以直接找省委和中纪委反映问题嘛。我们找的是共产党的省委,找的是共产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没去找国民党嘛!我们怎么错了?”

这时,郑彦章突然说道:“能马上替我搞到一辆车吗?”

苏群问:“您要去哪儿?”

郑彦章:“先别管。”

苏群说:“车,还不容易?咱们叫一辆出租……”

郑彦章这时显得特别冷静:“不能叫出租。”

苏群问:“为什么?”

郑彦章啐道:“糊涂!不能让任何人知道我们去了哪,出租车司机也不行!”

苏群忙问:“什么时候要车?”

郑彦章站起来收拾办公桌里的东西:“多问的!马上就要,越快越好。”那会儿他想的就是,搞一辆车到半路上来截黄江北。他要抢在那些人之前,向这位新到的代理市长报告有关情况。他还打听到了黄江北今天来章台乘坐的是一辆白色的桑塔纳,一路上让苏群瞪大眼睛,别放过每一辆白色的轿车。但,车开出章台不久,他俩就发现,有两辆警车紧着追了过来。苏群借来的这辆车,实在太旧,不管郑彦章怎么加大油门,也摆脱不了后面的追赶。他们想干什么?苏群悲愤地看看郑彦章,又回头去瞪着那两辆警车。郑彦章不回答,也顾不上回答。他不想责备那些警车上的同志们。那些同志,一多半他都很熟,或者比较熟,有一些从小是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的,甚至受过他的培训,他跟他们的父辈都是老交情,他们无非是奉命行事。是给他们下命令的人,不想让郑彦章做出更多的违背他们意愿的事,居然动用警车和警员。操!但这时刻不是说理的时刻。不该说理、没法说理的时候,就别去说理,就不能玩那个哩格隆。郑彦章当即把一小包东西塞给苏群,让他好好藏着,待有机会了,把它交给新来的黄代市长。

“什么东西?”苏群心里一紧,这架势简直跟交代后事一样了。

“别多问,拿着!”

说话间,郑彦章突然打了下方向盘,车子猛地拐下公路。剧烈的拐弯和凶猛的颠簸,差一点把苏群撞昏了过去。

车开到了一片小林子边上,速度减了下来。郑彦章忙打开苏群那边的车门,催促他:“快下车……”

苏群一时很惶惑:“下什么车?下什么……”

“快下!保管好那包东西,找个机会交给新来的黄市长。”郑彦章使劲地喊了一声,用力把苏群推下了车,又加大油门,向前开去。

苏群在地上打了两个滚,刚想站起,只见那辆警车呼的一下开了过来,他忙又猫下腰,蹿进路边一个草堆后头。

由郑彦章驾驶着的那辆老旧的客货两用车,摇摇晃晃、一颠一簸地扎到一条并不宽的土沟里,熄火了。警车很快追了上来,几名警员跳下车,冲过去,把那辆老爷车团团地包围了起来。有人试探了一下低声叫道:“郑局长,您没事吧?”“郑局长……”

车里没回应。

有个姓赖的警员逼近那辆老爷车,小心翼翼地又叫了声:“郑局长……”

还是没回应。于是就有一个上了点年岁的警员在一番犹豫之后,冲过去,拉开驾驶室的门一看,里面根本就没有人。

有个年轻的警员赶紧提议:“他跑了,快分头去搜,他跑不远。”

那个姓赖的警员横了他一眼:“搜?搜你个头!他是人犯?你带着搜捕证?”

“可市里有令,让我们一定截住他,他身上带着重要材料哩。”那个年轻警员不服气。姓赖的警员马上又给了他一句:“你给我好好记着,命令里是让我们截住他,没让我们搜。”

“吵个鬼!”那个上了点年岁的警员不耐烦了,便指着那几个年轻的警员说:“你们把郑局长的那辆破车开回去,我和老赖在这儿再找一找。”

那几个年轻警员看着天色将黑,本来就不想在这荒郊野地里待着,一听这话,赶紧开起车走了。

那个上了点年岁的警员和那个姓赖的警员却并不急于找人,他们心里明白,郑局长没走远,就在近处猫着哩。他们打心里不愿意带走郑局长,更不想让郑局长手里的那点宝贝材料落到那些人手里。他们对章台市这两年出现的种种乌七八糟的事早就恼火透了。他们对郑彦章揪出那个莫名其妙巨富起来的肖长海,敲开董家那扇早该有人去敲的“门”,在章台这一潭已然显得暗绿浓稠的水泊里搅出了这一番波澜,心里感到无比地痛快。他们跟他们那些住在大杂院里的亲戚邻居,就着咸水煮花生,喝着二锅头,一边骂着娘,一边感慨万千地直嚷嚷:“操,老郑头干的那才是人干的事儿,真他妈的不易啊!”两位各自点着一支烟,冲着荒野上渐渐大起来的风,狠狠地吸了几口,装腔作势地四下里转了那么一圈,再去车后撒了泡尿,就算完事。临走前,那个上了点年岁的警员还这么嚷嚷了几句:“郑局长……我俩走了,您该干吗干吗。跟您这么说吧,局里大多数干警,包括那几位局领导,对这几档子事儿,心里都明细着哩,不过也是没辙罢了。您老有什么用得着我们的地方,您就只管吭气儿。上我家来找,上小赖家,都行。我要不在家,给我老伴留个话也行。我老伴原先在我们公检法系统文工团唱过梆子戏。您见了准认识……这两壶水给您留这儿了,还有两张煎饼和一点儿卤肉也是捎给您的,您就凑合着点吧,我们先走了,您自己多留点儿神。有什么动静,我们会想办法跟您通气儿的。”

二十九

黄江北的车疾速地往章台市开去,听完郑彦章和苏群的讲述,黄江北有好长一段时间没做声。他突然显得不像一开始那样热情了,显然也没有那种愿望,立即听取郑彦章的情况汇报。这一点微妙的情绪变化,不仅夏志远感觉出来了,就连郑彦章和苏群也觉出来了。

“我今天不是来谈个人问题的……假如您有时间……我想在您听取他们的汇报以前,先向您汇报一些重大情况……”郑彦章忍住腿上一痉一痉发出的跳疼,解释道。

黄江北得体地一笑:“几分钟后,车就要进入市区了……”

郑彦章迫不及待地打断这位代理市长的话:“您可以让车停一下,给我一点时间……”

黄江北继续微笑道:“老郑同志,不管是你个人的问题,还是案子的问题,我都非常有兴趣听。但现在,市委的一些主要领导和从省公安厅和国家公安部赶来的同志都在市里等着我。能不能容我正式接手工作以后,稍稍安排开了,专门抽一个整块时间来听您谈。咱们从从容容地谈,彻彻底底地谈。您看……”黄江北把最后的那个“看”字说得很轻很温柔,拖得很长,但即便如此,郑彦章的脸色还是一下灰暗了下来。他那本来就显得瘦削而狭长的脸,变得越发难看了。苏群仍很不甘心,急切地向那位代理市长探过身去,热切地争取道:“黄市长……有些情况特别重要……”但没等他把话说完,郑彦章就很不耐烦地制止住了他:“别说了。”而后铁板着脸,对黄江北说:“那好吧,就不给您添麻烦了,我们这儿下车。”

夏志远忙说道:“别下车,跟车一起进市里嘛。”

郑彦章冷笑道:“不方便吧。”

夏志远忙给黄江北使眼色,希望黄江北能说一两句挽留的话。出乎意料的是,黄江北却这样说:“那好,咱们市里见。”居然就让腿上带伤的郑彦章在离章台还有十来公里的地方,下了车。

三十

桑塔纳开走了。

郑彦章久久地看着远去的车影,默默无言地陷入一种莫名的悲怆和失望之中。而在行驶中的桑塔纳车里,夏志远也好像有些生气。黄江北悄悄地瞟了夏志远一眼,掏出一小片口香糖,递给夏志远。夏志远没理他。过了一会儿,夏志远突然要停车方便,并拿眼色示意黄江北,让他也下车。

到了车下,避开司机后,夏志远疑惑不解地对黄江北说:“郑彦章一直是董秀娟案的主办人,没有人能比他更了解董案的内幕了。他今天主动找你,肯定是有重要情况要汇报,你怎么能……怎么能表现得那么超然?再说了,就算你觉得车上不是谈这种话题的地方,你总得让人跟车一起回城里。这么一个老同志,腿上还有伤,你就忍心让他走着回去?”

黄江北看看手表:“回去再跟你解释,行不行?”

夏志远只是拿眼瞟着黄江北,做出一副非要黄江北回答的架势。

黄江北无奈地笑道:“说章台目前情况十分复杂,这是你的原话不是?”

夏志远很干脆地答道:“是。”

黄江北细细地掰着手指,跟夏志远分析:“复杂的含义是什么?我的理解无非就是有人出于私心,不顾国家和老百姓的利益,拉小圈子啊,树小山头啊,搞宗派啊,明争暗斗抢地盘啊……如果这些我没说错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我这个新上任的代理市长最聪明的做法是什么?绝对地按组织原则办事,绝对地不让自己下车伊始哇啦哇啦,一屁股陷在某一派或某一个圈子之中,而失去对全局的制约权。现在我还没向市委报到,在这个时候就私下接触刚被市委主要领导撤了职的干部……”

夏志远急着解释道:“今天不是你找的他,而是他找的你。”

“但传出去,就很可能变成我私下召见他,想跟市委的某个主要领导过不去,这样就会关死了我沟通市委主要领导同志的大门。这对于我能不能接管好市政府的工作将是致命的、极为严重的,同样不利于正确解决郑彦章的问题……郑彦章这个人,我比你熟悉得多。他老人家当派出所所长那会儿,管的就是我家那一片。他后来当了省政法英模,我还听过他的报告,追着让他给我签过名。我对他的感情,可能要比你对他的深。不敢说深得太多,可能要深一些。但是,我亲爱的同志,市委免了他的职,这里就有名堂。这个名堂可能还相当地大,相当地激烈。我们现在说不清到底是他错了,还是撤他职的人错了。在没有搞清情况以前,我必须跟他保持一定的距离。我必须尊重市委的决定。我必须在和市里的其他领导接触以后,才能去接触他。我今天宁可忍痛看着这么个老同志一瘸一拐地走回去,而万万不能让人看到我是和他坐着一辆车进的章台。这里有政治,这就是政治。还有个情况,我本来想以后再找个合适的时间跟你说的……”

“什么情况?”

“有位省领导特地告诫我,要提防这个郑某人,说他不可重用。”

夏志远一愣:“谁跟你这么说的?”

黄江北犹豫了一下没做声。

夏志远催促道:“到底是谁?你要是在关键问题上,什么都不告诉我,还让我怎么当你的助理?”

黄江北又犹豫了一会儿,才在一个小本子上写了一个什么字,递了过来。夏志远拿过来一看,只见小本子上写了一个大大的“田”字。

夏志远傻愣了一会儿,又追问道:“哪个田?田副省长?”

黄江北立即收起小本子,不再说任何话了。

三十一

窑上镇的傍晚总是宁静的,这包括那条卵石铺砌的老街,包括一家家合上了的门窗板和垂花门檐上的狗尾巴草,包括豆腐作坊里那两盘石磨之间永恒的摩擦和热腾腾的雾气,包括机械厂后院那条总带着点铁锈红翡翠蓝的小溪。当然也包括此时此刻发自达人媳妇脚底下那一串串轻软而急促的脚步声。烈士陵园一直关着门哩,看不见的松涛仿佛要胀破那低矮的围墙。镇政府的窗玻璃上还贴着那年民兵大演习时贴上的米字形白纸条。

窑中十几个中青年教师,每人骑着一辆自行车,在邵达人和华随随的带领下,正要往外走,在校门口遇见了达人媳妇。达人媳妇让达人赶快回家去。一个多小时前,方少杰把万方总公司的总经理葛会元带到了邵家。因为外面传说,省里拨到林中县来的专项教育基金,让市里挪了去给资金特别紧缺的万方公司盖了高级宾馆,方少杰特地让葛会元来跟这些教员当面对质。多少年前,葛会元在五公区第三中学当教师时,教过黄江北、夏志远,当然也教过跟黄、夏同一届的方少杰、邵达人。他们至今仍尊葛会元为老师。他们准备一如既往地这样尊下去,不仅因为葛会元的的确确曾教过他们,更不是因为今天的葛会元当上了章台市最大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总经理使然,主要的还是因为葛老师的正直、宽厚和一生坎坷仍不改初衷的敬业精神,使这些以往的学生打心眼儿里愿意这么一直对他尊下去。

葛老师亲自上家来了,多少年都没来了,这会儿来了。邵达人不敢怠慢,一进家门,老远地就叫老师。老师还是那么温和,头上的白发甚至比眼前这些刚届中年的学生还少。早年的习惯,一丝不苟的积习同样体现在他外表衣着上。都知道他特别喜好穿西服,但今儿个穿的是一件料子非常讲究的名牌夹克衫,纯毛的薄呢西裤任何时候都熨烫得笔挺,更别说脚上的那双软牛皮精工制作的皮鞋,这使他总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这在他穿卡其布中山装和斜纹布裤子充当“孩子王”、“教书匠”的时候也是如此。你从他外表的整洁和细致上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出他内心的激荡和粗放来的。从他外表的持重和从容也是看不出他内在的机敏和聪慧来的。不是有意地掩饰,而是多年来学会了双重地生活,终于懂得在什么情况下必须以什么姿态出现才是最得体的。这种反复的过渡变换时时都能做得非常天成无痕,连他自己都不再有所察觉,完全成了下意识的行为。但近来他却有些变异,时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刻出现。外界有传说他“病”了,传说他跟万方的问题有牵连,精神开始崩溃。但他的亲人和学生们都不信,只是觉得他是太累了,有时显得迟涩、木讷、疲惫而已。方少杰向他介绍附近几个学校的教职员工在所谓教育专项基金问题上的议论时,他听着听着,突然无端地脸色苍白了,站起来,瞪大眼睛,不无惊恐地四下张望。再问他,也只说是有点儿头疼。让他上里屋躺一会儿,他不要,却非得从达人媳妇的搀扶中挣脱出来,摇摇晃晃地走到院子里,去摆弄邵家邻居们的那一辆辆破旧的自行车,翻来覆去地把那些破自行车一辆一辆地摆放得十分整齐,才歇手。

“葛总……也许是真病了……”一个青年教员悄悄说道。

“别多嘴。”华随随打断那年轻老师的话,并去捅了师兄方少杰一下,让他别再啰嗦,赶紧地把老师的夫人请来,别让老师真的“出了洋相”。

邵达人去搀扶老师时,只觉得老师很陌生地打量了自己一眼。这眼神里还有种种自责和疑惑。这眼神让达人的心着实很沉地停跳了一下。